车站600字作文

车站

“文盲”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少年来说是很陌生。但是,生活中却有一些宁愿当“文盲”。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华君武先生在一九八九年画的一幅《假文盲》的漫画,这幅漫画使我陷入了沉思。

狂风呼啸的早晨,人们都盼望早一点上车,这样就可以早一点坐到办公室考暖炉,喝热咖啡,所以上班的人们都来到了车站,等车。在公交站站点,立着一个十分醒目的大牌子,上面“母子上车处”五个大字显得十分耀眼。可是牌子的下面站的却不是母子,而是四个高大威猛,身体强壮的大男人,有一对母子就是被这四个大男人挤到一边去了。

在母子上车处的四个大男人中,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穿大衣,连裤子和鞋子都穿的很讲究,看上去像一个老板,但他眯着双眼,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。第二个人戴着一个大棉帽,穿了一件长大衣,把手放在兜里,也眯着眼睛,好像身旁根本没有“母子上车处”这块牌子似的。第三个人像一个知识分子,虽然个子不算高,但他穿着一件时髦的羽绒服,脚穿着一双很亮很亮的皮鞋,戴着一副眼镜,若无其事的看着前方。第四个人也穿了一件大衣,而且还戴了一个口罩,眼睛看着“母子上车处”这块牌子,但他没有一点反应,而是继续站在这里等车。

为什么会在车站上专门建一个“母子上车处”呢?就是社会关心妇女与儿童的表现,可是一些人为了方便自己,尽管立再多的牌子,他们也视而不见。这些看上去很有绅士风度的知识分子,但他们内心是无比丑陋的。

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不做“假文盲”。

车站

晨起,母亲便忙着清行李,她——要走了。回到那对我来说陌生而又冰冷的城市,去工作。

大概八九点,楼下的姑姑来了,抱着她的宝贝外孙女,母亲摸着小孩的脸,笑着说:“梓麒又长漂亮了呢!”脸上满是笑意,没有丝毫离别的伤感。

是啊,大概是因为习惯了吧?母亲在家呆的时间很少,从我记事起,她的工作就调到了外地,从我们这个贫寒的小镇,调去了让人向往的大城市——广州。在我的记忆里,母亲的脸也只有在上火车的那一刻变得柔和。

父亲说要去送母亲,母亲拒绝了,“你就在家里养病,出去干嘛,燥热”语气冰冷的不再像从前卿卿我我的小夫妻。父亲的眼底渐渐暗下去,仿佛,失去了光。

提着行李出门了,舅婆也赶了过来,立马两只手一手提一个东西,初夏也只能用凉爽形容,如今这一丝风起,倒让人心生寒意。

“明天就是端午了,干嘛不过完节再回去?”顾不得大汗的舅婆,偏着头问母亲。“哦,公司有事”母亲的语气依旧冰冷。

车站人不多,毕竟也不是南下的高峰期,我一眼扫车站,好像变了许多。

八岁后的我,就再也没有坐过火车了,母亲嫌那车人太挤,卧铺也睡得不安稳。这几年自己家也风生水起了,有了私家车,也更加方便,来来回回的就都用私家车了。怎知父亲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大部分积蓄,这昔日的爱车也只能割舍。我知道,母亲的心里多多稍稍也有些嫌弃父亲的,没有文化,没有出息,却只能为家里添堵。

这次母亲买的是硬座,姑姑劝着,“怎么不买卧铺?”爱面子的母亲也是只淡淡地笑了笑,“人不多,硬座也凑合”

车站真的变了,昔日那几块破破碎碎的玻璃在已被拆毁,墙也重新粉刷过,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,那高大而又狭窄的护栏,也换成如今那矮矮的一排,这是——怎么了?

周遭都是来送别的人和即将要离开的人,坐在身旁的是一对母女,母亲五十来岁,女儿二十来岁,听那对话缠缠绵绵,却不让人作呕。女儿一直往母亲手里塞东西,母亲一直拒绝,推推搡搡了很久,母亲才勉强塞进包内,抱怨着“怎么还带?都说了你留着给自己。”即使是这样,我还是看见那眼中升起的光和水流般的关切。

车铃响了三次,火车的鸣笛声响起,大门开了,舅婆使劲提起东西向前冲去,梓麒也向母亲招收飞吻送别,母亲说了句“再见”。我和母亲慢吞吞地走在后面,舅婆却很急的样子,母亲说,“时间还有,别闪着腰”

母亲上车前,终于转过身来想起我,零零碎碎的说着“你要照顾好你父亲,听话”之类的话语,听了许多年,现在才懂这也不过是敷衍,嘴上却应着好

呜——,火车开了,慢慢地慢慢地驶向远方,消失不见。舅婆关切的问我“怎么不哭了呢?”我摇了摇头,是啊,怎么不哭了呢?难道是时光带走了那个爱哭的女孩?还是带走了一些情谊?

一阵风吹过,几片叶子落下,再被风卷向远方,我拾起一片遗留的,暗自喃喃“我们之间的那些爱,好像也是这样被时光吹散了的呢”,仲夏的午后,我挽着舅婆的手走在路上,影子被拉得老长。

车站

车站,一个我们既熟悉不过,但却又很陌生的地方。在这里,每天总有不同的事情发生着。

那天,我看见一个着装整齐的小伙子拿着一个还热腾腾的包子正吃着。这时,一辆公交车飞驰而过。小伙子见状,马上向车站跑去。跑的时候,领带几乎都要摔倒后脑勺去了,但他已经不能估计自己的形象了,毕竟上班要紧。但他还没跑到车站,车子早就绝尘而去了。这是,他眼里只充满了愤怒和不满。这时,他说了一句话:“该死的,早知道昨晚就不写那么多啦!”

他看了看手表,过后,他便慢慢变得平静下来。但他那布满血丝的眼却变得逐渐失望。

过了许久,下一班车终于来了。车还没停定,一大群人就推着他冲到门前。车门一打开,一群人蜂拥而上。就这样,一辆原本空到加上司机也只有4个人的车,一下子塞满了像他一样的上班族。

车站,一个悲喜交加的地方。

车站

站在车站旁等待Kxx路公交车,绵绵细雨诠释着带有几分惆怅的秋日,一辆辆车在我眼前驶过,逝者如斯,人群来来往往不知在下一刻这些人会在何处,又不知这些人又会不会在与我相见,若相见是否还在这里,是否还会想起。